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经院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院新闻 -> 经院新闻 -> 正文

威尼斯84881党委2015年述职报告

发布日期:2016-01-04  来源:威尼斯84881    作者:  点击量:

一、党建工作思路 

本年度我党委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围绕贯彻校党委“突破重点带动整体上水平,围绕中心聚精会神抓党建”的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学院发展实际,扎实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通过打造基层党组织品牌活动,创新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党支部工作机制,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特别是调动党员教职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先锋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凝心聚力推动学院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一)思想理论建设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坚持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市委的相关文件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坚持学以致用,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深入思考学院如何以“强特色、上水平”为目标,加快重点领域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二)领导班子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班子碰头会制度。围绕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工作责任,使学院领导班子切实履行好职责,更好地落实学校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抓好班子学习与研讨,以身作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班子团结,更加注重从党性原则和工作实际出发,推动班子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推进学院发展与建设。 

(三)作风建设 

进一步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始终把全院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效。深入师生,及时处理和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比如针对老师们比较关切的健康问题,为学院教职工举办医疗咨询和理疗服务;针对考研学生缺乏学习场地和良好学习环境的问题,为同学们开设考研学习室等。大力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指导二级教代会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有效保障了广大教职工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落实,教好地维护了教职工合法权益。在学校教代会提案工作中,威尼斯84881提交的提案排在第一位。 

(四)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学校部署,顺利完成学院党委换届。依托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党支部设置。认真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本着思想入党的原则,深入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不断提高初级党校教育实效,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高质量完成党员发展计划,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积极开展了党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教职工参观“再见,延安!”的大型图片展,组织学生党员先锋论坛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社会实践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 

(五)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抓好宣传月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廉政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经费管理和资产采购方面,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和规程来做,切实做到财务公开透明,切实做到有效监督。认真抓好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认真执行学院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扎实推进本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六)平安校园建设。 

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责任落实,强化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好学院与学校签订的安全稳定任务书,责任到人。严格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院安全隐患工作台账,完善工作预案,明确细化了每名教师职工的安全责任,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安全稳定意识,加强动态防控,认真做好敏感时段、重点人群的安全稳定防控工作,确保了学院安全稳定。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严格按照学校部署和要求,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院领导班子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将专题教育与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和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有机结合,按要求开展了三个专题学习研讨、专题党课、党性分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梳理了不严不实问题清单,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注重强化整改落实和正风肃纪。 

(二)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以开展党建特色基金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党委层面继续举办教授沙龙活动,充分发挥教授群体在学院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围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青年教师传帮带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学院教授群体的定期交流、面向教授的决策咨询、教授论坛等机制,既做到了尊重教授,服务教授,又注重发挥教授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第一资源作用。 

以党支部为组织载体举办了以“经济学人眼中的‘互联网+’”为主题的“星辰论坛”,很好地营造了学院学术氛围,为师生提供了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师生互动,能够及时把课堂所教所学与时下经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促进师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不断完善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对接共建机制,一个教工支部对接一个学生支部,围绕开展师德教育和专业使命教育,组织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发挥教工支部在学生科技文化节、经济文化节、党员先锋论坛等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的指导作用,有效发挥党员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教学相长。 

(三)以“做优秀的自己”为主题,探索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创新 

围绕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开展学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党员“做优秀的自己”,弘扬正能量,在学生群体中切实发挥领航作用。通过开展党团知识竞赛、党员先锋论坛、“星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学术活动,结合专业使命教育和师德教育,打造教师学生党员交流平台,不断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努力实现三个融合,即: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探索相融合,优秀传统的传承与时代精神的创新相融合。 

(四)以优良学风建设与学业辅导为主线,突出专业内涵和专业特色,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学风建设与学业辅导作为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中心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学风,以第二课堂活动推进学风,以优良学风试点班级建设匡正学风,以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提升学风,以专业使命教育来统领学风建设”,继续举办系列主题的经济文化节活动,搭建研究型学习平台,通过大创项目和“一德期货奖学金”项目有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有效推动了学风建设。狠抓就业质量提升,学生读研与出国比例继续不断提高,“专业-就业”对口率保持高位,体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一体化的成效。 

(五)扎实做好专业使命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开展专业使命教育的决定,统筹推进专业使命教育,按照建立专业使命教育“进支部—进课堂—进企业”的“三进”机制,分别制定学院总体工作方案和各专业工作方案,确立了以教师党支部为主体开展,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系主任配合,教师党员带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支部、社团配合开展的工作体制。学院确立了以证券期货支部为试点,引领其它各专业有序推进专业使命教育。学院举办了以“我的专业·我的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星辰论坛”活动,各专业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开设专业认知课程、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专业论坛、走进企业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等认真组织开展好大学生专业使命教育。 

(六)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按照学校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好师德教育。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和群众教师、学生党员开展师德专题学习与研讨,分析梳理出我校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良现象,对照认领学院存在的突出师德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向和具体的整改措施与工作步骤,确保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了学院教师的师德认识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向 

(一)在思想理论建设实效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的形式和内容需进一步丰富,要把理论学习与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切实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二)在切实发挥在党的基层组织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在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动解决问题方面的力度还需加强。 

(三)在推进制度建设方面还需加大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工作规程和细节方面的强化。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缺乏有效管理与监督,还没有形成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下一步要狠抓制度的执行。 

(四)开拓创新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围绕学院的长远发展和中心工作,努力推动学院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五)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切实增强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师生、服务群众。 

(六)大力加强凝聚力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更好发挥学院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努力提高提高民主办学水平。以建设高水平教工之家为抓手,大力加强学院凝聚力建设。 

中国·威尼斯-www.84881.com|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富河大街321号    邮编:101149
电话、传真:010-89534211     京ICP备

师德师风监督投诉
电话:89534208
邮箱:bwujj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