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文献,掌握理论模型前世今生,夯实经济学理论基础,从新视角探索经济学的奥秘,在聆听完赵成珍、吴锟、以及黄雨婷等诸位老师分享的学术研究心得后,“小鸟”师生研讨会正式步入学习经典经济学文献的新阶段。经济系的张恪渝老师受邀为同学们先后进行四次分享。
10月27日下午,张老师介绍了建模时需要用到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他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两要素、两产品的经济循环模型,以此为切入点推导了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市场出清的均衡等式。再通过Johansson stylized models对构建的方程组线性化处理,最终实现求解。会后,同学们对(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
11月4日下午,在上期理论基础上,张老师接着展示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的软件实现——基于GEMPACK的CGE模型构建与编程。他展示了构建一个最简单CGE模型的程序结构并运行应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的限制条件如何组成不同的宏观闭合。提问环节中,张老师非常耐心地对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学生们对CGE模型的程序编制有了充分地了解,收获颇丰。

图1经济系张老师分享建模思想
11月10日和17日下午,张老师详细讲解了第一篇经典理论文献,Avinash K. Dixit and Joseph E. Stiglitz于1977年发表的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的多样性,也称D-S模型)。该模型指出经济社会中产品种类的增加可带来规模收益的递增。通过考虑效用函数是不变弹性、可变弹性和非对称性的不同情形,求出市场均衡解,并比较不同情形下市场均衡解和社会最优解的差异性。通过张老师的深入讲解,以及与同学有效互动,复杂的数学推导也变得轻松起来。

图2张老师与部分同学们
四次研讨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小鸟”师生研讨会也将继续开展,集结威尼斯84881教师骨干力量,与同学们一起在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威尼斯84881科研副院长刘崇献老师莅临现场,对研讨会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能学有所成,从经典文献的阅读中汲取精华,写出有价值、高水平的文章。
撰稿:周淑怡
摄影:蒋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