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小鸟”师生研讨会首期活动圆满结束
“小鸟”师生研讨会,是由威尼斯84881教师自发主办的一项特色学术活动,依托李晓庆老师的研究生教改项目,旨在通过为期一年的师生共同深入研究探讨经典文献,为师生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夯实研究生科研理论基础,推动研究生研究水平的提升。
9月23日晚17:30,“小鸟”师生研讨会第一次活动在我校一教603室顺利举办。主讲老师为威尼斯84881赵老师,我院众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李晓庆老师为“小鸟”师生研讨会做了简短的开场白,随后对研讨会的开展目的、项目规划、研讨安排、教师情况做了简要说明,最后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能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保障研讨会高效顺利进行,让同学们真正学到知识。
讲解论文前,赵老师介绍了一些宏观经济研究的基本知识。首先,赵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逻辑是什么?逻辑实际上是一个能够被证明的东西。通过对上帝是否存在这一例子的阐述,同学们认识到了,在科学上,只有能被证伪的命题才能被称为一个真命题。其次,宏观经济不是一台机器,宏观经济变量是双向共变量,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要有微观主体做支撑,要从个体的理性出发。在对宏观经济的分析过程中,要合理简化,抽离出重点,注重对动态一般均衡、动态与预期、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考察。
紧接着,赵老师开始了对《宏观审慎、杠杆率调整与中国经济波动》这篇文章的讲解。本篇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房地产部门和商业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刻画了储蓄型家庭、借贷型家庭,一般品生产商、房地产生产商、地方政府、资本品生产商、零售商、银行、中央银行这九个部门结构性杠杆率和多种宏观审慎政策,定量分析了中国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以及结构性去杠杆所体现的路径,从而探讨了在一般均衡分析下,不同部门杠杆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路径是怎样的,央行的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与一般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效果怎么样等问题。
经过一系列模型假定、数理推导、逻辑检验,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与单一货币政策相比,双支柱框架对宏观经济具有更显著的调控效果,并且政策利率的调整对所有经济变量影响最大,政府部门对于一般品部门的挤出效应较大;第二,不同的首付比政策对于整个的经济影响不同,即首付比越低,其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越大;第三,部门杠杆率的调整路径存在明显差异,即对某一部门采取紧缩政策,可能会降低本部门的杠杆率,但是对于其他部门杠杆率影响程度或方向各不相同。

图 赵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
经过赵老师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同学们收获颇丰。学术研究不是纸上谈兵,它应聚焦具体问题,找到研究切入点,深入剖析问题,各个击破。这篇文章多达数百个方程的模型设定、九个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十多个外部冲击方程,以及融合了金融加速器、基于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等理论,无不在向同学们展示着做好科研的不易,鼓励着同学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越战越勇。期间,赵老师重点强调了:无论是做商业研究还是做学术研究,好的研究成果一定要做到论证充分、数据详实、逻辑自洽、结论清晰。
本次学术研讨是“小鸟”师生研讨会的首期活动,为威尼斯84881乃至全校师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小鸟”研讨会将持续开展,助力同学们学术科研能力提升。
撰稿:周淑怡
摄像:蒋丽杰